Tuesday, 19 November 2013

时间管理四大秘诀

世界非常公平的事情就是每个人一天都有24小时。然而,有些人可以在24小时处理非常多的事物,有些人却一直在大喊:“时间不够用!”你是哪种人呢?
如果你发觉每天都有一大堆处理不完的事物,而且堆积如山,你不妨使用《哈佛商业评论》所提供的时间管理四大秘诀:
  1. 列表(to do list):在一张纸上写下需要完成的每件事。
  2. 花15分钟,别超过,先做列表上能够最快完成的事。例如很快回一封电子邮件,打一通两分钟就能讲完的电话。记得使用计时器让你专心。
  3. 杜绝旁骛。关掉电话铃声和电子邮件提示声,花35分钟专心完成表单里比较困难的事项。
  4. 休息一下再来一次。休息10分钟,重新开始。不久后,你就可以画掉列表里不少项目,足以让心情恢复平静。
即使我们还是学生,也可以使用以上时间管理的方法。管理好时间,不让光阴白白流失,让自己有效率的使用时间,从中获得更多!

让假期过得更有意义-计划表

很快的,年终假期已经过了一星期。
在这一星期当中,你做了什么?看戏、看电视节目、追连续剧、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睡觉、还是。。。。。如果天天重复如此的生活,你会觉得闷吗?如果天天重复如此的生活,10年后的你会变成什么?
有一天,我和学生通过MSN聊天,他们告诉我,他们的时间太多了,多得不知要怎么用,非常无聊!但是,我们常听别人说:“时间就是金钱”,甚至“时间是无价的”,你觉得呢?
其实,时间珍贵不珍贵,有没有价值,就在于你要做什么事情!如果你没有任何要完成的事情或要达成的目标,那么时间对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想要体会「一年」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失败重修的学生;
想要体会「一月」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不幸早产的母亲;
想要体会「一周」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定期周刊的编辑;
想要体会「一小时」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对等待相距的恋人;
想要体会「一分钟」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错过火车的旅人;
想要体会「一秒钟」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死里逃生的幸运人;
想要体会「一毫秒」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错失金牌的运动员。
如果你要让自己在这假期中过得充实,你就要为自己“寻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完成。看戏,玩电脑游戏以及类似娱乐的活动只会带给你暂时的快乐,却无法让你提高个人的能力,得到长期的满足和成就的感觉。
如果你想要在假期中过得更有意义,就应该好好的想一想,你要在这假期完成什么?以下是一个能帮助你更好的计划假期时间的计划表。(你可通过此链接下载计划表
timetable
计划表使用步骤
  • 你可找一个舒适宁静的地方,拿着计划表,然后好好的想一想你要这假期做什么。不需顾虑能不能做,也不要顾虑如何做!你只需想出至少10个你在这假期想要完成的项目。如果没想出10项,绝不停止!(学游泳、学烹饪、学做蛋糕、学摄影、学驾车、学跳舞、学弹吉他、学英文会话、学300个英文生字、写30篇部落格文章、去书展、看一本畅销的小说、看一本理财的书、看一本名人传制作朋友的礼物、去拜访亲戚、去做义工、去参加环保活动、去网上收集濒临绝种动物的资讯与朋友分享。。。。)
  • 接着,好好的思考每一项目的优先顺序。A代表非常重要,B代表重要,而C代表不重要。在执行时,我们就先完成A项然后B项,最后才完成C项。这就是“FIRST THING FIRST”!
  • 接着,你再订下每个项目的完成日期。有期限,我们才会更积极的去完成。最后,当完成日期到时,请记得为自己查核,看看自己是否有在限期内完成所订下的项目。如果完成就打“√”,没完成就打“X”
好好的想一想,如果你能够完成所有你所订下的项目,你的感觉如何?你会如何看你自己?我相信你一定会觉得很骄傲也会很欣赏你自己,是吧!?现在就马上行动!
除了每月计划,我每年都会订下每年的目标。而且,每年的12月,我都会进行检讨,看看自己是否完成了所有的目标。如果没有,就进行检讨和改进,然后再设立明年要达成的目标。我很庆幸我培养了这个好习惯,它不但让我看到自己的成长,也非常清楚自己正朝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逐步的去实现个人的目标,我们一起加油吧!加油!加油!加油!

如何计划温习时间表?

在拟定温习时间表时,我会建议学生参考几个我认为重要的原则:
  1. 强的科目时间分配少一些,弱的科目时间分配多一些。
  2. 在同一天,弱的科目先读,强的科目后读。
  3. 在精神佳的时候才阅读,精神比较不好时如午餐后,可以用来整理笔记或做功课
  4. 交叉复习,每天不要只读一个科目,一个科目也不要读超过4小时。
  5. 每星期给自己休息时间,可以是半天或一天。
  6. 任何初步计划的时间表,不一定就很完美,要去尝试、检讨再改进。
  7. 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而无法依据时间表来复习,也不必耿耿于怀。
  8. 每星期要播出时间来复习一整个星期每一科所复习了的内容。
  9. 每星期如果能遵照时间表进行,就要给自己奖励。
你对于年底的大考,已经拟定了任何战略吗?
P/S: 你可下载每周时间表,然后好好计划要如何分配你的时间。

正確的讀書方法及考試密技(附记)

附記一:(台南縣興國高中演講摘要)

左右腦的互相交談的影響(自證分與證自證分):

‧左右腦都是由資料庫攫取資訊加以整理——需要大量的資料輸送與處理。

‧資料簡化才能快速溝通、及增加溝通速度和次數。

‧圖形邏輯以大量簡化資訊。

‧經由左右腦驗證並常用的資料———近乎本能反應(維生系統:可以不經驗證)才能真正活用。

結果

1a.會動的圖形,向自己身體迅速靠近的圖形最易記憶和瞭解,文字較不易瞭解和記憶,數字和符號最不易瞭解和記憶。

1b.應用圖形法可幫助記憶和瞭解。

1c.次數多、常接觸、常回想可幫助瞭解和記憶——進一步簡化資訊。

1d.單純的環境才能使左右腦迅速正確的溝通認證,迅速搬運資料。

1e.身體好、安心、穩定的狀態是使頭腦處於單純環境的要素。

1f.良好的思想態度、正確的飲食習慣、規律的生活等都與穩定、精神好有關。

1g對已經知道的課程或知識,有人重新教我們時,不要自以為是的不專心去聽,因為每多聽一次,頭腦會將之進一步簡化,因此可以更瞭解它。

1.正確的念書方法

‧信心——書的內容之規劃。

‧預習——快速略讀。

‧上課——如何專心、不想懂不懂、抄筆記。

‧複習、回想——快速略讀。

‧作習題。

‧反覆快速回想——整理重點+快速略讀、快速回想。

‧專心——之前聽古典音樂,念書時不聽音樂,放鬆身心,讓心沉澱下來。

‧不交異性朋友——和父母多溝通。

‧多作好事、幫助他人、動物。

2.考試祕笈

‧生理時鐘——時間和環境。

‧少食、少言、考前不跑步,讓身心平穩。

‧飲食:天然及人造維他命B、C群。

‧高分殺手—垃圾食品、罵老師、父母長輩等、看色情書刊、上網、電動、激情約會、吵架打架等。

‧高分大補帖:葡萄糖、西瓜。

‧考前放輕鬆的密技、多做善事可幫助放鬆。

‧依難易程度規劃答題次序。

3.修行的態度與方法–四念住、默照禪

‧隨時放鬆身心最能保持體力、使身體狀況好、維持穩定狀態。

‧多作好事、幫助他人及動物,燒香拜佛、祈禱。

‧要有能力愈強的人愈應該幫助他人的基本信念。

‧α、β、γ波理論。

‧住息。

‧早晚作一次白日夢。

‧每日睡前、大考前一天睡前之瑜伽與按摩,遠紅外線按摩或熱敷、熱水浴等。

附記二:(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演講摘要)

動機:

‧學(IQ)不進則退,不論智商再怎麼低,只要開始努力,並用正確方法,終究會有高的智商。

‧嬰兒剛出生時什麼都不會,看不懂也聽不懂。如何變成像大人一般懂很多東西?

‧健康嬰兒的特質(超級天才的特質—我們所失去的):
1.身心安詳;
2.只是看、只是聽,不管懂不懂;
3.對什麼東西都有興趣。

‧我們如何取回這些失去的特質?

書要讀得好的三大要素:

1.命好——多作好事可以變成好命。

2.勤勞——沒有正確的方法才容易累,以致不易長時間努力用功。

3.方法正確——本文的主題。

如何讓自己變更好命:

‧專心做正在作、應該作的事。

‧多在無形中、暗地裏幫助別人。

‧見到人多以輕輕的微笑面對他。

‧讓自己身心安詳。

‧希望別人快樂,甚至比自己更好。

讀書的基本概念:

頭腦的記憶:

1.腦部有無限多記憶單元(包含體外記憶單元——過去世資料(催眠療法已證明可能性)及他人的資料嗎?)。

2.自調式動態存取:
——除非受損,永不消除腦中資料。
——常用資訊簡化後,往容易存取區動態移動。
——不常用資訊,往不容易存取區動態移動。

資料輸入輸出:

‧輸入:
眼、耳、鼻、舌、身(觸覺)資料輸入。
意識(過去已輸入之外來資料及自身想法)資料輸入。

‧輸出:意識及身體。

資料確認(潛意識):是合乎或然率及統計學的運作方式。

‧圖形邏輯識別系統。

‧左右腦互相確認系統——與資料庫及判別系統比對。

‧確認時必須參照判別系統。

‧確認過程之簡化以加速比對。

判別系統(潛意識):

‧是否危害生命(自我保護系統):
——維生系統。
——緊急保護系統(逃生系統)。
——緊急自調式保護系統(當代進化)。

‧是否合理可行,或危害道德、個人利益、個性等(人格、情操、第七識)?

‧隨時改變(不安心)或緩慢的改變(安心)?

模糊決策系統(意識):

‧機動調整之決策系統。

‧加權式決策系統。

‧權重以判別系統決定,並機動地調整:——α、β、γ波之clockcyclerate;——合乎或然率及統計學的運作方式。

IQ有關的部份:

‧可用之有效腦容量(絕大部份為備用)。

‧記憶動態存取、資料輸入輸出、資料識別、確認系統、資料判別系統、以及決策系統,都和clockcyclerate有關。

腦部運作的方式:

‧圖形邏輯及左右腦互相確認之運作方式造成:

1.多重輸入、多筆資料同時比對運作。

2.聽到的資料(只撿搜幾個字)、看到的資料(只撿搜數個字或圖形記號、但強化會動圖形的權重)交叉簡化後再比對。

高效率原則:

‧決策系統:無為而治——意識不干擾其它(潛意識之運作)——無所求而為。

‧合乎頭腦運作方式。

‧安心、專心而放輕鬆(減少干擾)。

‧低頻狀態波之clockcyclerate。

‧強迫資訊重覆接收(勤勞、用功),以大幅度簡化之。

‧大幅度增加潛意識的可用硬體容量。

‧眼睛聚焦地看——只看見焦點附近的資料忽視其它地方資料,眼球緊張容易累。

‧眼睛放鬆的看——全部資料進入腦中。

‧耳朵專心聽某種聲音——需過濾其它聲音、容易累。

‧耳朵聽所有聲音——不易累。

低效率原則:

‧意識不斷干擾潛意識:
——有所求而為;
——想要懂、想知道及為什麼。

‧違背頭腦運作方式。

‧不安心、不專心、緊張。

‧高頻狀態、不穩定(β、γ波狀態)。

‧接收資訊次數不多(懶惰)、資訊簡化程度低。

‧有效腦容量極低。

正確的讀書方法:

‧大幅度提升IQ。

‧讓身心保持在健康狀態。

‧常常練習放輕鬆。

‧讓自己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放鬆、上速讀班、練習速讀法)。

‧加快讀書速度。

‧合理的安排念書方式(重複的預習、複習,看例題和作習題前後要迅速聯想、回想課文重點,想辦法教人)。

大幅度提升IQ的方法:希望大幅加多腦中的可用硬體容量。

‧常常練習放輕鬆,以回到初生嬰兒狀態:
——放輕鬆、心像一池清澈見底的清水、但維持在靈敏狀態。

‧大幅度提前自己念。

‧活用如何引導出緊急自調式保護系統(當代進化)。

練習放輕鬆(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

‧每日固定的做短暫的宗教功課。

‧隨時將身體放輕鬆。

‧若有若無的注意有沒有放輕鬆,發現身體沒有放輕鬆,不要罵自己也不要叫自己放輕鬆,只需安詳的回到不注意狀態。

‧四肢都在動的走路期間,同時聽、看所有東西,但特別不注意輕微的舒服感。

考試密技:

‧想要考得好,成績好,或於心有愧的人,極易考前緊張而失常。
‧請上網到航太系網站下載「正確的讀書方法」參看考試密技。
‧多做好事,讓自己成為好人,才能輕易的消除緊張。

附記三:(考前衝刺節錄,2003年4月25日於台南市德光女中)

考前衝刺

1.國中的課文內容極少,決不會念不完全。

2.因為內容不多,數學、理化、英文有弄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向老師或同學請教,不完全了解決不罷休。

3.每天吃東西以七分飽為原則,一定要吃水果及雜糧。身上要帶葡萄糖包,在每天中午傍晚及晚自習快結束時,若頭痛、肚子痛、或身體不適,補充血糖之不足。

4.戒掉所有的男女關係、電動、網路、電視、手機、速食店美食等等。

5.在家念書時,要求自己和家人不看電視、打電腦。

6.每科整理出重點(影印起來),要求自己每隔兩三天要念過一次這些重點,每次最少念10遍以上,念的時候口中出聲,身體前後搖晃。

7.買英文單字錄音帶,每天聽一段時間,邊看邊聽邊背效果最好,在吃飯、等車、走路、休息、睡覺也聽(請父母幫忙買可自動迴帶或重複播放的放音機)。在背單字時,同時雙手手指頭按想像中的鍵盤。

8.英文從國三的課本下手,買錄音帶來幫自己背課文。邊看邊聽邊背效果最好,在吃飯、等車、走路、或休息也聽,直到背熟為止,能背幾課算幾課。

9.每天要背一課以上的國文課文。

10.規劃做題目策略,以參考書或題庫為目標(必須有解答可以對照),每科每天都有做題目以保持感覺。

11.多做題目(不可只看不做),看過題目回想重點才開始做,做完再回想重點。同一題庫最少要重複作過很多回(回數多比題目多重要)。

12.每天要做數學、理化題目10題以上,以保持感覺。

13.國、英、社會題目每天都要做20題以上。

14.找機會教同學,不然也要想像同學在前面,教他們一些自己不太熟或不太懂的題目之解題法。

恆升法師著(和裕出板社)——從不及格到第一志願

1.考前保護自己,別受傷或感冒。

2.多做題目,做熟一本參考書或題庫,才換另一本。

3.用讀書架念書。

4.買總復習之英語錄音帶,邊看邊聽效果最好,在吃飯、等車、走路、或休息也聽。

5.改掉轉筆的壞習慣。

6.不喝茶、咖啡、甜的飲料。

7.要求自己不看電視、打電腦。

8.到圖書館念,和幾個同學(成績好的更佳)一起念。

9.輪流當老師教同學。

10.有鼻子過敏或氣喘同學應該:健康素食、保持接觸之空氣的新鮮與溫暖、保住精氣神(不看電視、不打電動、不接觸色情、不要手淫)、適當的運動、保持身體的溫暖(入口一定溫,口罩不離身,時時保溫暖)。

考前放鬆(前一天在家睡覺前)

1.睡前洗一個溫水澡。

2.短暫的宗教功課。

3.用遠紅外線照射機,加熱膝蓋、小腿肚、腳底等,或用雙手自行搓熱,或熱毛巾敷熱。

4.女生請媽媽或姊妹(男生請爸爸或兄弟)幫忙搓背直到睡著。

考前放鬆(前一天在外面宿舍之睡覺前)

1.睡前洗一個溫水澡。

2.短暫的宗教功課。

3.作簡單體操。

4.用雙手自行搓熱,或熱毛巾敷熱膝蓋、小腿肚、腳底等部位。

5.熱毛巾熱敷左手腕內側靠近腕關節部位數分鐘後(即大凌、內關、神門穴之部位),接著用乾毛巾包住後才去睡覺。

考前衝刺期症候群

1.在大考的前幾個月內,成績愈好的同學愈容易出現焦慮狀態,成績差的也不能倖免,而其嚴重的程度會隨著時間的靠近而不斷增加。

2.症狀:晚上不易睡著,睡眠品質惡化,比較容易激動,上課不易專心,常常需要上洗手間,平常的考試成績下滑等。

3.家長可能:為您增加補品,比您還緊張,比您還在意模擬考成績,若您成績不好甚至會發脾氣罵您或摔東西。

考前衝刺期放鬆法

1.要求家長為自己多做善事,或者為自己去參加正當的宗教活動以求福佑。

2.常常做親子溝通,向家人訴說煩惱。

3.若住在家裏,每天請家人為自己搓背以獲取高品質睡眠。

4.在外住宿則用熱毛巾熱敷膝蓋、小腿肚、腳底、左手腕內側靠近腕關節等。

5.請家長帶自己去做禮拜、燒香、拜拜等。

6.早晚作白日夢5分鐘:在早上盥洗一番、作完簡單運動後,找一張舒服的椅子坐下來,以連續劇的方式自我陶醉一番。例如想像自己從房間裡,唸一聲咒語,自己穿牆而出,凌空飛到自己的祕密桃花源外。在一聲咒語芝之下,一道神奇的門打開了,裏面有自己已經構建一段時間的遊樂設施。進入這個神秘的地方後,自己變成神通最廣大的巫師,為所欲為的作許多快樂的事。經過五到十分鐘的時間後,再飛回現實世界。晚上睡前或明天再來。

7.安慰自己模擬考成績下滑是考前低潮的正常現象,只要我父母和自己找機會多做善事,用正確的考前衝刺法,在大考時將會衝到最高潮。

8.考前做善事又可幫自己提升等級的方法,是教同學不會的題目。

9.其他做善事的方法是:(1)暗中希望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同學都能考上好志願,(2)有機會也在暗中幫她們,(3)常常互相加油打氣,(4)表現充滿活力給同學作無形的鼓勵等。

正確的讀書方法及考試密技(结语)

四、結語

由於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種古諺已經不再適用,取而代之的是「萬般皆上品,行行需讀書」。其原因是世界村將因資訊時代的來臨而變成無法抵擋的趨勢。由於資訊的流通速度極為驚人,如何從像海水一般洶湧而來的訊息中,恰當地攫取我們所需要的資料,這和我們所具有的基本知識與閱讀能力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最後,我衷心地期望著,讓我們及我們的後代從本文所探討的輕鬆愉快的讀書方法中,鍛鍊出超水準的吸收與運用的能力,在未來的世界村中,意氣風發的大展鴻圖!

正確的讀書方法及考試密技12

10.考試祕笈:

本節的考試祕訣,是個人教書二十幾年之過程中,觀察及幫助同學的心得。每一項都經過多次的重複驗證,同時絕大部份都在小兒身上重複得到證明,一部份在朋友的子女中得到驗證。當然每一樣都有理論根據,由於篇幅有限,在下文中理論的部份大都省略掉了。

想要考試考得好最重要的當然是充分的準備,考試有大考小考,適合每個人的考前準備方式,當然是人人不同,建議讀者應用本文或其他方面能收集到的方法,自行反覆去揣摩。現在假設這一點已經滿足。考試的重要性愈高,平時成績愈好,都會使得考生在考前愈緊張,因此使原本應該有的水準大打折扣。如何避免實力打折,反而能得到加成效果,是本節稱為祕笈的主因,除了將考前放輕鬆和考場密技放在最後,其它的依其重要性條列於下。

(一)生物時鐘:只要是生物就有新陳代謝問題,就需要休息以恢復體力,因而產生有時體力精神都好、有時卻很差的起伏現象。若能使作息規律正常,則在體力精力好的週期會比較長,好的程度也增加,差的時候也不至於太嚴重。由於考試會緊張,在緊張時若體力好,極有可能發揮超過平時水準的實力。反之若緊張時,體力和精力都差,那就會腦筋一片空白,而使實力大打折扣,嚴重時會降到只有一成不到。因此,考試的前幾天要特別注意生物環境、時鐘問題:盡量在考試時間念書,不在考試時間休息和上洗手間,其他時間不應該太努力用功念,念書環境也調整到和考場相似。大多數人在考前的幾天,還因晚上念書效果好,努力在晚上念書,白天睡覺或者休息。結果考試時,由於生物時鐘的關係,在考試當時身心卻陷入了體力及精力差,需要睡覺的週期,如此容易得到淒慘的後果是很自然的。筆者的小兒在大學聯考前兩天還在冷氣房念書,前一天才試著在無冷氣環境念書,結果體力不支,白天去睡覺,攪亂了生物時鐘,第一天的考試最少少考了三、四十分。

(二)考前維持身心穩定狀態:許多人在考前,見到同學好高興,快樂的聊起來。尤其是在好幾堂接連著考的期中、期末、學測、聯考等考試時,考完一堂之後,很興奮的大聲討論上一堂自己的得失,說到口乾舌燥還要爭著講。這一類的聊天,會使精神陷入亢奮狀態,將阿爾法波狀態完全消除不說,在口乾舌燥時更是進入加瑪波的危險狀態,進入考場時會覺得腦筋一片空白,把所學的忘記大半。因此考前切記不要大聲講話,要講話也是愈少愈好。

記得筆者的小兒在考高中聯考時,考國文之前突然想起一段課文的解釋忘記了,於是急著跑去找老師問,結果那一段課文沒有考出來,倒是他的國文成績考得不好。另一種情形是需要上洗手間,為了把握時間跑去跑回。這一種在考前跑來跑去的作法,只會引導自己進入貝他波甚至加瑪波狀態,讓自己無法得高分。考前想到自己有一些不會的,一定要安慰自己:「管它的,相信它不會考出來,即使考出來,到時自會想出來」﹙實際上應該是再想一下不會的部份,隨後不理他,將問題丟給潛意識去思考。然後不斷的看整理的重點,或看具有代表性的題目解答及例題等,以維持心情穩定﹚。

(三)維持謙卑狀態去考試:拿到考卷時,先安慰自己:「一定有一些我讀得不是很熟,因此考不好沒有關係,已經盡力就好」。當我們有一定要考高分的壓力存在時,絕對會產生失常現象。因此,我們忌諱考試當時信心滿滿,相信自己會得高分。應該是相信自己已經盡力了,不要求超過自己的能力的表現,身心壓力減輕之下,才會有水準以上的演出。最近筆者的小兒在期末考前,他將古典控制學作了極為充分的準備,考試時自信滿滿。有幾題根本看錯題目作了相反的答案,但由於貢高我慢,並未虛心的重覆檢查,結果栽了一個大跟斗。若平常固定做宗教方面的短暫功課,也常幫助別人,為他人著想,在拿到考卷之前,堅定的安慰自己:「我是好人,我有做功課,雖然我尚未百分之百準備好,但佛菩薩(或主、主耶穌,或關公、媽祖)會保佑我的」,則一定會有奇效的。

(四)注意飲食:考前幾天不要讓自己吃太多,吃太多後身體忙者將過剩的營養轉化為脂肪,會變成呆呆的,因此吃飯七分飽就好。注意到在考前可以食用少量維他命B、C等以提神和鎮定自己(註:平時不要有事沒事吃這一類東西,否則考前吃會變成沒有用)。由於我們的記憶動作及體力消耗和葡萄糖有直接關係,考前飲用適量的葡萄糖水、可以幫助自己得高分,因此我常戲稱這是一種高分大補帖。筆者的小兒在大學聯考的第一堂考試時,其座位被陽光直接照射,使其體溫升高全身是汗,體力大幅度消耗。他能在第二堂不被徹底擊潰,就是葡萄糖水以及天然蔬果汁救了他(註:我們用的是一顆蘋果、一條胡蘿蔔、一小截西洋芹不加水榨汁)。大人用的葡萄糖,每包只要三、四十元新台幣,和動輒兩三百元的嬰兒用葡萄糖沒有多大差別,因此建議到一般超級市場買就可以了。

考試時頭腦過度的使用會使其溫度增加,若不使其降溫會使新陳代謝加快,不但快速耗費體力,也會使頭腦的運作凸槌。因此在考場中如何使頭部保持一定的溫度,特別是冷卻作用的發揮,是維持體力和心力極為重要的一環。使頭腦不過熱的最重要條件,是必須使血液中的水分維持在一定濃度。一般來說,普通的水在飲用後,很快的就會被腎臟經由透析變成尿液排出,原因在於它只是三個原子組成的細小分子。若在大考的時期全部飲用一般的開水,考試時的緊張狀態,會大幅度加快體內水分被透析成尿液的速度,造成血液中的水濃度較低,使循環系統冷卻頭部的功能變差,以致消耗體力的速度大幅度提升,因此不容易有超水準的演出。對於這個問題,大自然提供我們一種神奇的妙方。由於生存的需求,植物會將體內的水經由某種脢的作用,組成長鏈分子,以便在高溫乾旱時抗拒水分經由體表蒸發產生脫水現象,在低溫時不易在體內凝凍以保護細胞並維持新陳代謝。這種長鏈分子水若被人吃下去後,在身體內比起一般的純水,較不容易被腎臟透析成尿水。這種長鏈水分子能在人體內存留較久的神奇作用,雖很早就被部份科學家注意到,但並未被廣泛研究。倒是有幾本談營養方面的書,早已提到可以應用這種長鏈水分子不易被排出的特性,來維持身體的健康,他們強調最好從蔬菜水果攝取水分,除非不得已,應該避免飲用純水。這裏我們要強調,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平常考試前應該不斷的測試不同的蔬菜汁或水果汁(新鮮的天然純橘子水、檸檬水、西瓜汁或前面提到的蔬果汁等等,避免去試飲罐裝果汁水,因其長鏈水分子在製作過程中極可能被破壞殆盡),觀察自己飲用那一種天然果汁後,在考試的緊張狀態下,最不易排尿(註:若在考試時很想要上一號,將會導致緊張程度的加劇)。等到大考期間,要求自己的親人為自己準備那一種新鮮純蔬果汁,便於考試當天以及每堂考試之前飲用,那將是您在考場保持過人體力的超級密技。

(五)高分殺手:激情的享受五官的覺受之後,至少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才能使身心回復平靜。每隔一段時間讓自己享受一下激情的刺激,對放鬆身心,釋放心理深層的壓力,是有極大的幫助。但常常享受激情則是另一回事,它絕對是高分殺手。茲依序談一談各種考試成績的高分殺手。

1.電動玩具及遊戲軟體:殺傷力最強的殺手當推這一項,通常人類在自然界才有可能接收到超出腦筋能接受到的訊息——強烈閃光、聲音、和影像,經過幾千百萬年的進化後,我們的基因設定在接收這一類強烈訊息時,解讀為身心皆陷入隨時會死亡的緊急狀態。由於不常發生,因此其恢復期也設定為需要蠻長的時間。電動玩具的軟體,通常以對比極度強烈、鮮明的色彩,呈現在螢幕上,其聲音的強烈變化也極具魅力,為的是造成感官的強烈刺激,以引起使用者的興趣。筆者曾經大致上計算一下某一遊戲軟體的聲光強烈變化次數,大約平均每兩三秒有一次。從另一角度來說,玩遊戲軟體時,身心迅速的被引導到極度亢奮狀態——加瑪波狀態。每接收一次劇烈的刺激,就使頭腦進入類似緊急狀態,還沒進入舒緩期,下一個刺激又進來,頭腦只好迅速調整以求適應這種經常發生的狀態。嚴重的是這種調整和我們的基因構造的設定不同,只好暫時取消此種先天的設定。硬要取消其原有的功能,當然會大幅度降低頭腦的功能。等到不玩時,再回復原有的設定之功能。但因為有一段時間更改設定,新陳代謝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因而只要玩上一兩個小時,正常的身體需要一兩小時才能完全恢復,頭腦則至少要一天才能恢復。但沒有人一次只玩一兩個小時的,因為這種螢幕和聲響的強烈變化也會產生一種催眠作用,使得玩家一次至少要飆上數個小時,超過身體的負荷才會停止。長期玩下來的話,其嚴重後果真令人害怕。

2.上網閒聊:上網聊天對身心的直接傷害比較小,但螢光幕的固定頻率也產生一種催眠作用,一上網後就不想停止,因此玩家常常從深夜玩到天亮,造成日夜顛倒。因為平常迷於上網,無法上課而被退學的例子,比比皆是。

3.參加偶像的激情演出:電視中常轉播片斷的演唱會過程,可以看到參與的人由於「群眾催眠」的效用,無不陷入「High到最高點」的歇斯底理狀態,當場的感覺真是過癮極了,美妙極了。可是這種長達兩三小時的極度亢奮狀態,頭腦沒有兩三天的時間是無法恢復正常狀態的。星期五晚上去High一下,萬一星期一要考試的話,星期六、星期日兩天頭腦的效率還很差,怎能寄望自己有高分的可能呢?由於頭腦到星期一下午才能恢復,每天的緊湊功課不易趕上,於是整個星期的表現都不如人意了!

4.看色情書刊或色情光碟:因為看的時間通常也不短,因此也要一兩天的時間才能使身體復原,但因為不一定在週末才看,因此殺傷力也不可忽視。

5.男女朋友約會:異性朋友的約會在短期來說是好事,會暫時舒緩生理造成的壓力。但因為男女的構造不同,看法也不同,通常會有摩擦出現,而在心理的深層造成一種奇妙的刺激印象。隨後幾天身體的荷爾蒙會啟動這種印象,在心理和生理上產生反應,直接的效果是造成內分泌異常而導致情緒波動,間接效果是急思再和對方見面,無法專心念書。由於生理影響心理,在少年時期會產生負面作用的時間長達一兩年,很少有例外。因此,在國中高中時期提早交異性朋友,似乎是很令人羨慕,但以後或許就要羨慕別人能考上理想的學校了。

6.和同學吵架或打架:激烈吵架或打架在當時都是一種失控行為,事後不論是得意或懊惱一番,都會有一段長時間波及內分泌系統,使其無法正常運作。一兩天之內,頭腦也是不易復原,而無法專心念書。

7.罵師長或父母親:從小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要作好事、作好人,罵了父母師長之後,和所學的禮教是相牴觸的,所以會在心理的底層埋入陰影。在考試的緊張情形下,這種陰影會產生強烈的干擾作用,使潛意識的運作凸槌。尤其罵老師之後,會對這位老師的言行產生無形的排斥心理,無法專注的接收消化他所教的課程,當然更不容易理解,於是考低分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了。

8.精製食品:炸雞、漢堡、冰淇淋、速食麵、罐裝汽水、可樂等精製食品通稱為垃圾食品,通常不是含高脂肪,就是天然維他命幾乎被消滅光了。在某種程度上,它們會造成身心運作的障礙,因此也是殺手之一。若你常吃的話,會造成國人常說的火氣大,在考試的緊張時候,當然有不小的殺傷力的。另有一種「逆滲透水」,由於幾乎算是純水,經常性的飲用,會造成腦部所需的礦物質不足,也要注意。

(六)考前放鬆:在大考前一天晚上,若能安心的照常就寢,第二天的考試通常較容易心想事成,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如此的好運道。記得筆者小兒有一位高三同班同學,平常成績很好,但大學入學考試前一天晚上,緊張到整晚睡不著。加上他是住校生,沒有家長在旁幫他解難,同時也因故找不到導師幫忙,結果大幅度的失常,幾乎少考了一百五十分以上,眼睜睜的看著心儀的台灣大學擦身而過,懊惱不已。因此大考前一天晚上能否如常的睡好,常常是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的。本文提供的妙方,是在睡前洗一個溫水澡後,先做短暫的宗教功課,接著請父、母親或兄弟姐妹幫忙,在睡前幫自己輕柔的搓背,搓的時候先將手搓熱,再以手掌肉直接不斷的搓背部肌膚,一直到睡著為止。若經濟情形許可,去買一種遠紅外線照射機(健康器材行有販售)。在搓背之前,以適當的強度加熱膝蓋、小腿肚、腳底等部位(對大多數人來說,若這些部位請別人搓會覺得很癢,反而會睡不著),也可加快睡意的來臨。不然的話,將自己雙手搓熱後按摩(或用熱毛巾作熱敷)這些部位也可以提升睡意,但效果略差。若獨自在外居住的話,可以先洗溫水澡及做短暫的宗教功課,再做簡單的體操、瑜伽術、易筋經、八段錦等溫和的柔軟運動,除了配合自行按摩以上部位之外,用熱毛巾熱敷左手腕內側靠近腕關節部位數分鐘後(即大凌、內關、神門穴之部位),接著用乾毛巾包住後才去睡覺(註:平常應該多練習,以便緊急時能熟練有效地應用),也有不錯的效果。

在大考的前幾個月內,成績愈好的同學愈容易出現焦慮狀態,成績差的也不能倖免,而其嚴重的程度會隨著時間的靠近而不斷增加。一般的症狀有:晚上不易睡著,睡眠品質惡化,比較容易激動,上課不易專心,常常需要上洗手間,以及平常的考試成績下滑等等。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會發現孩子變瘦、臉色變差、情緒也比較不穩定了。所有關心孩子的家長,也會在無形中陷入焦躁的情緒之中。通常最容易發生的情形是:(1)家長發現孩子如此時,會大量的增加補品要求孩子吃下去。由於孩子陷入焦慮循環,此時新陳代謝能力變弱,這些補品反成為身體的超額負擔,導致孩子狀況更差;(2)家長對於小孩考試成績不理想,比他們還緊張,無形中暗示孩子這是大考前的惡兆,使得他們更容易心慌。(3)有的人甚至會痛斥孩子:「模擬考考得這麼差,一定是不努力用功。下次再考不好,就沒有啥希望了...」,如此進一步摧殘孩子的後果,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筆者長期觀察的結論是,平常不甚關心親友、鄰居和周遭接觸對象,以及好事做得少的家庭,上述不良的情形會愈嚴重,最後常導致孩子在大考時成績不理想。因此,對付這種狀況,最有效的藥方是,平常多行善事,每日定時做靜慮定心的功課,有空時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或者正當的宗教活動。

若發現孩子陷入焦慮週期,除了每天要依據本節第一段的內容,幫孩子做放鬆法之外,一定要常常做親子溝通,鼓勵他把煩惱說出來,並安慰道:「行行出狀元,考不好沒有關係」,表示自己也曾有同樣的經驗。即使自己多麼緊張、擔心,也得顯示若無其事,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才能舒緩孩子緊繃的身心。若孩子不在身邊時,則不妨找人訴說一番,發洩自己焦慮的情緒。同時應每日作前述的「作白日夢」及宗教課程,以進一步舒解內心的恐慌,才能在有形、無形中給與孩子一股安定的力量。此外,帶孩子到寺廟拜拜求神及佛菩薩庇佑、或到教堂作禮拜等等(註:必須出聲讓孩子知道你在為他祈求保佑),也都有不錯的效果。

(七)考場密技:通常在中長距離的跑步競賽中,有名的選手都會有教練指導。在比賽前這些教練會再三叮嚀選手,在比賽中要如何調整呼吸,剛起跑時該如何如何,中途被追過時又該如何等等。換句話說,若選手心中沒有一套戰術,很可能不會有突出的表現,只有和冠軍擦身而過。重要的考試也一樣,大多數的學子身心都陷入緊張狀態,若沒有一套獨有的密技,將有限的體力和心力作最有效率的發揮,自己的前途就會受到深遠的影響。有一年我在某次期中考的考題中,將需要繁複運算的一個題目(需要解三元一次聯立方程式)放在最後面,當次考試的全班平均成績大約是五十幾分。隔年的同一課程,我將原題目一題不差的發給學生,但將需要複雜運算的那一題放到最前面,結果全班平均成績足足少了二十多分。由於期中考並不是重要考試,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從第一題做起,很多第二年的學生在寫完第一題時,已經差不多沒有體力了。許多人表示當時腦筋不是變成一片空白就是感到頭部發熱,後面幾題本來會寫的,不知怎麼的不是不會,就是作得亂七八糟。因此平時若未熟練有效的解題策略,臨到重要考試之緊張狀態下,會陷入迅速燃燒體力的惡劣情形中,很容易在沒效率的情況下耗盡體力和心力,而造成大家最不願見到的失常後果。

本文建議同學們以下列的方式作答:拿到考卷前先默默的念佛、持咒幾聲,或祈禱幾次,或以其他方式來安定情緒。拿到考卷後深深的吸幾口氣,放鬆身心後,開始仔細的看考題,會作又馬上可以寫出來的,立刻在考題或答案卷上寫出答案(依自己的習慣而定)。其它會作的題目,依照需要運算或思考的難易程度做上記號,不會作的多看一次題目。然後依照答題難易程度,先作最容易作的,再依次做運算較複雜或需要思考的,一定要將最複雜和最難做的放在最後。這種戰術非常節省體力和心力,而且做完幾題會做的簡單題目後,會使心情變成極為穩定。在信心大增之下,有機會啟動緊急自我調適保護系統,將頭腦轉化成最適合作戰的狀態,以發揮出超強的潛力,並將原先不會做的題目放在潛意識中急速解題,並整理出正確作法。注意到寫完所有會做的題目後,一定要檢查已做過的題目,絕對不去想不會做的應該要怎麼做(最多是將題目重複看,等會做的訊號出現才做它),也不要提早交卷。在確定每一題都再三檢查過後,才可以交卷(註:筆者在民國六十年參加美國GRE/advanced測試時,雖然未曾參加補習,但採用此種戰術得到890的高分,當時五年內的最高分數是910分)。

每當做完一題需要複雜運算或需要深思的考題之後,很容易出現腦筋空白或頭部發燒的不支現象,那是血糖不足的訊號(註:如此您可以想見在大考的每一堂之前,要飲用適量的葡萄糖水及蔬果汁的重要性了)。在此一緊急狀態出現時,建議在還有時間時,先閉上眼睛,將頭俯在考桌上休息一下(若時間不足時,可以跳過此一休息過程),接著將手伸到腋下、上臂內側、以及大腿內側,用力捏嫩皮膚部位幾下(註:捏皮不捏肉才有效,愈痛愈要多捏幾下),這幾下強烈刺痛會使內分泌系統受到刺激,加速體內的循環,使腦部降溫之外,也可迅速轉化體內的肝糖為葡萄糖以補充腦中的血糖。隨後再來幾個深呼吸,就可以很快的擠出身體中儲存的能量,以應付當前的難關。

正確的讀書方法及考試密技11

9.一則信仰宗教家庭的考試祕笈:

目前國內學子都面臨到教育改革的洗禮,大多數青少年每個階段都要參加一次以上的大考,如何幫助自己的子女,相信是許多家長的心願。因此,在提供有效的考試祕笈之前、先談一談個人的神奇經驗。雖然我是佛教徒,只知道佛教的方法,但相信本節的方法,其他的宗教一定也有類似的方式可活用。

在佛教的地藏經中提到,一個人往生時,其家人為他作佛事,若事事恭敬虔誠,則亡者能得到七分之一的功德(好處)。很早以前個人就猜想:人生之中,除了生死之外還有許多的大事,例如影響終身的大考,其家人也幫他作佛事,應該會有類似的神奇感應吧?幾年前小兒參加大學聯考,因故在第一堂考試時失常。看他灰頭土臉的樣子,除了用下面提到的急救法幫他之外,腦中靈光一閃,何不幫他在考場外作佛事看看。等他進入考場後,便要求他母親一起試試看,於是她念常念的「阿彌陀經」,我念「大悲咒」,兩人一直念到他考完第二堂出來。哇!可能受第一堂數學失常的影響,還是灰頭土臉的樣子。到了下午第三堂考到一半時,心想早上連續念了幾百遍的大悲咒,似乎效果不彰,下午是否也是一樣?這時心中閃過一個想法,何不試試看「金剛經」。心念一轉,於是改念金剛經。等他出來之後,似乎有一些效果。於是第二天考國文和英文的兩堂考試時間,我和他母親一直不停的念金剛經。據小兒講,兩堂考試之中,似乎如有神助似的安詳鎮定,平常不一定會的都變成會了,有幾題不會的也都幸運的猜對了,因此第二天的兩堂考試至少多得20分。結果小兒在第一天失常的情形下,仍然幸運的考上第一志願。第二年將此方法告知幾個好朋友。有兩位平常很相信筆者說法的朋友,動員全家人在每一堂考試時,依樣畫葫蘆的在考場外,不停的念金剛經。結果其聯考成績,至少比平時學校的模擬測驗最佳成績,多考了五六十分以上。一個本來第二次重考的順利考上學校,另一個本來在班上成績(非資優班)約在第七、八名左右的,考上理想中的第一志願。

為什麼念金剛經比較有效呢?在佛教徒來看,當然有其振振有詞的說法。但所有非偶發性的事實都應該有科學的解釋。我個人的看法是,由於試用的人,平常都深信念金剛經有極為神奇的功效,因此在要幫助家人之心,極為迫切的情形之下,會極為專注與誠心的念它。在誦念之際,使自己的心極為安定,放出腦波,安定在考場中陷入緊張狀態的考生,幫助其身心進入安詳狀態,適時引導其腦部啟動「緊急自我調適保護系統」,將頭腦轉化成適合考場的作戰狀態,因此可有極度超水準的演出了。個人相信,信仰其他宗教的家庭,若能以極度虔誠的心,在考場外專注的念其專屬的聖典或者祈禱,藉著家人彼此之間長期相處,基因也相近的條件下,大家的腦波很容易調到共鳴狀態,那麼一定也有神奇的效果,可以啟動他的緊急自我調適保護系統。

那一位考上第一志願的同學所用的方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念金剛經。他的父母平時就樂善好施,常做好事,以致時常處在身心安然的狀態,所以在緊急中想要幫小孩的時候,自然相信冥冥中有一股福佑的穩定力量,以發出超強的穩定性腦波來達成他們的心願。在考前其父母常常要小孩有空就念金剛經,使他本人也相信考試時自然會有神奇的力量幫他,當別人在考場中實力被打折扣時,他卻能穩定的發揮百分之一百以上之實力,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再者他的母親去找來一種能穩定情緒的「精力湯」(註:不是一般生機飲食所強調的精力湯,相信它是一種富含天然維他命B群的東西,而人造維他命B群是很不容易被身體應用的),也對小孩有很大的幫助。這個例子說明了,用自己的知識去調整所學到的東西,比一成不變的套用別人的招式,是更能發揮其功效的。

正確的讀書方法及考試密技10

8.提升自己的創造力:

我們絕大部份的知見都學自別人或者外在環境,每個人的創新見解只佔我們能力的極小極小一部份。換句話說,若有什麼新的有用之創見,一定是沿襲前人塑造的成果,不從前人的基礎上發揮是不可能的。那一天若你有新的創見,而堅持是完全自己獨創,若不是無知,那就是自大。瞭解這一先決條件,我們才會虛心接受下面的經驗之談(註:以下所談,不完全適用於產生文學、藝術創作或純數學及應用數學理論的創見,但本文仍能提供方向)。

創造能力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等級,每一種等級都對人類的發展有極大的助益,因此不應該偏重那一種等級。創造大致上可以分成:1、小幅度修改現有的產品、觀念、方法;2、較大幅度修改;3、提出全新的產品、觀念、方法等三種。在此我們不提這些產品、觀念、方法本身,因為那樣的範圍太廣泛了,只談談如何產生有用的創見。

在談這種人類最神奇的表現之前,先來談談兩則有名的故事。佛陀在世時,他的侍者阿難尊者,是一個知道佛陀所有教法的人,相信佛陀會幫助他,讓他證到四果阿羅漢,但他一直都只有證到初果須陀洹。在佛陀入滅後,他想佛的繼承人迦葉(音「ㄕㄜ、」)尊者會對他很好。那裏知道當師兄弟們要到一所洞窟中,討論如何將佛陀所說的教法整理成一致的佛法時,迦葉尊者竟然說(意譯):「你不是四果阿羅漢,不可進入此洞」。阿難尊者傷心的想(意譯):「好!以後我不再依靠別人了,以後我要靠自己」,然後在洞外坐下來,打坐到半夜疲倦了,起來經行(輕鬆的散步),才走一兩步突然悟道,證得四果阿羅漢。也有文獻記載,他在決定不靠別人,剛坐下來的時候悟道。但我比較相信前者。依據佛教的說法,四果阿羅漢完全跳脫世間的束縛,其想法完全脫離了「我、我所有的」等的窠臼。從創造力的角度來看,完全跳離以往的觀點,會變成有無限的可能。這個故事的重要啟示,在於我們要開發無限的創造力,一定要捨去對別人、對過去所學的依靠。但捨去依靠不是忘記,而是不執著,讓心像一潭澄澈見底的清水一般的安詳而具有無限的活力。

莊子養生主篇的寓言「庖丁解牛」提到一個殺牛的人,最初殺牛時看見整條牛,三年後不見全牛,十九年後「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今臣之刀十九年...所解數千牛...而刀若新發於硎。」這個寓言大意是一個人對牛的構造很熟悉,用刀也極為純熟之後,不論殺到那個部位,自然而然會以意會的方式來操刀,用最省力不傷刀刃的方式來操作。創造力的基礎原理和此一寓言是相符合的:要有了深厚的基礎能力(客觀條件成熟),才能有了不起的有用創見。深厚的基礎之養成,來自於不斷的充實自己。平常懶於觀察周遭給我們的無形提示,又懶於充實自己的人,是很難建立這種基礎的。

要知道我們不能憑空想像出一個實際問題,一個全新又有價值的創見,通常是基於對自己所熟知環境中,不迷戀其好處,瞭解其中的不足,產生要改進的動機及許多新的想法,再經嘗試許多嶄新的看法和不斷的驗證才得到成功。若要世人接納自己的創見,廣為應用,則只能在自己確知的領域中,才能找到推銷的管道。若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有所創見,通常只會流於空想、耗盡自己的積蓄、甚至破產。換句話說,不要認為所有的創造、創見都是好機會,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創造都會先傷到自己。

通常的創見是在我們周遭的環境、人、地、事物有任何不方便、不適用、或不能解決的地方,想要去改進或解決時,作個腦筋急轉彎就可能有新的想法。這些新想法通常是不切實際,因此需要先用所學的知識將之作初步過濾。產生新想法時,先將之記下來,放在腦中再三的推敲其可行性,過幾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篩選的工作,以排除明顯不可行的想法,留下初步看來可行的想法。此時不應急著動手去試,先將之留著。每天讓自己腦筋有一段完全放輕鬆的時間,過一段時間之後,會產生許許多多不同的想法,每個想法都要經初期過濾、和別的想法比較等過程。為了累積足夠的不同想法,應該多查相關資料文件,多參觀相關的展覽和多聽相關的演講,以產生更多新想法,以及看看是否別人有相似的想法。別氣餒,別人有極大的可能領先你,也會有類似的想法。一定要在腦中反覆的思考,不斷的搜證,直到想法完整、真正確定完全新穎,再來想如何動手實驗以確定它的正確性。

和現有的產品、觀念、方法差異愈大的有用之創見,所需的累積的類似想法要愈多。收集新想法、別人的類似想法、比對許多想法的所需時間也愈長。更重要的觀念是,一個大的創見常常是許多的小創見累積起來的。若想一次得到大的創見,會有兩種困難:不知從何想起和難以驗證其正確性。因此,不要想像了不起的新產品、觀念、方法是在一瞬間想出來的,因為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了不起貢獻都是從極多的類似觀念比對整理出來的。不然的話,愛迪生或愛因斯坦不會整天都在作研究而忘了吃飯、睡覺。此外,新的創見是前人未知的,沒有人可以教我們,別人只能啟發我們的靈感,我們一定要靠自己去產生靈感和驗證比對。

所謂的創造力應該是指如何產生大量的類似的觀念,以便從不同的角度來衡量同一問題。前面我們提到腦筋會在資訊不足時瞎掰一番。在腦中要產生不同的想法,首先要利用這種特質,將不同的已知假設隨便的抽換其中一兩個甚至許多個,以得到極多的組合。由於假設不足,當頭腦瞎掰時,將會產生新的看法或假設(當然大多是錯的)。通常全新的假設常會帶來靈感,以產生差異較大的新想法。要產生這類新假設,一定要長期的去注意此一問題,再時時讓心像一潭澄澈見底的清水一般的寧靜安詳,卻又充滿無限生機的靈敏,讓問題沉到深層的潛意識去反覆推敲(如此才能不執著地捨去依靠)。經年累月之後,碰到某種機緣,它們才有可能從深層潛意識之中浮起。例如牛頓在念大學時期就研究過:兩物體之間的受力和其距離平方成反比時,一物體不動,另一物體繞著它動時,其軌跡成橢圓形。差不多二十年後,虎克定律的作者來問他這一問題,引起他的動機。他深思一段時間後,有一天在樹下看到蘋果掉下來,才得到靈感整理出「萬有引力定律及三大運動定律」,至今仍深遠的影響著我們的世界。

正確的讀書方法及考試密技9

6.短時間內劇烈地提升智商的祕笈:

生物在面臨極度嚴酷的環境之下,若能存活下來,其下一代通常會引用突變基因,或者利用顯性及隱性因子選取最能適應環境的基因。人類除了基因演化之外,另有一項與一般生物截然不同的利器——頭腦。頭腦可以有無限成長的可能,在緊急時,常能急中生智,或者發揮不可思議的力量。前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經驗,後者則偶爾可以在報紙或電視中看到某地發生火災,英勇的人突發神力般衝入酷熱的火場去救家人。本文要提出的方法和這一類的奇蹟相似,同時也在數個人身上得到驗證。

我們身體的自我保護系統通常在外在環境改變時發生作用,以調整自己的功能達到存活的目的。其中的緊急自我保護系統則在環境變得不適生存時啟動,以逃避當時的狀況。常見到電視報導,某些人看到家人出狀況,傷心至極當場昏倒就是一種例子。有一種神奇的催眠術,在引導被催眠的人放鬆的時候,突然施與超出其精神力能夠支撐的壓力,使其自我保護系統立刻啟動而陷入昏迷狀態,以拒絕此接收超出可以忍受的狀態,當他再度醒來時,身心會變得相當舒暢。這有一點類似電腦的系統有狀況時,將它關機重開,一切重新再來,電腦會比較順暢。重新啟動身心系統後有點類似回到嬰兒狀態,當然非常舒暢。其主要關鍵在於突然將先前的狀態轉換成昏迷,一般昏倒的人醒過來之後感覺身心受創,是因為本來就在已經受傷的緊張狀態,不過此種突然昏倒仍有神奇的治療功能。

本文所要介紹的方法是找一個第二天可以休息的晚上,晚餐後開始用放輕鬆的方法念書,念個三、四小時後逐漸會進入身心疲憊的狀態。平常念書念到累時,我們會休息一會兒或去睡覺,但這時要強迫自己仍然繼續念下去(註一:但要確定不論如何放鬆也無法念懂書本才有用。註二:若發現不論怎麼試也只是感覺很累而已,無法讓自己進入看不懂課文的混亂狀態,可拿一本與自己程度差很多的課本來讀,例如高三的同學可以拿大二或大三的量子力學、物理數學、複變函數等來虐待頭腦)。在剛開始時,我們的自我保護系統會啟動,使我們不知在念什麼,因為平常進入此一狀態時我們就會去休息。但一定要堅持下去,過了半小時後(有些人比較短),頭腦發現使用「自我保護系統」對這種陷入不知念什麼的狀態,好像無效。它便再啟動「緊急自我調適保護系統」,急速調整腦筋的數據通路、徵調作其它用途的電腦、並大量啟動尚未被啟動的腦中電腦。由於身心在疲憊狀態,一時間連這種緊急系統也無法發生作用而使書能夠念好。因此當我們繼續再堅持念半小時的話,頭腦會一直急速進化以調整成更適合念書。然後趕快去睡滿六小時,不要去洗澡、看電視、聊天、吃東西、打手機、上網、打電動等。由於頭腦的急速進化弄得頭腦有點亂,若能很快的睡著,頭腦會解讀為在逃避狀態(緊急狀態未解除,有類似昏倒的作用)。故自我調適保護系統可以繼續運作,除了修補受損的部位之外,並將這一小時左右(算是相當久)的經驗當作可能會再度發生,讓頭腦繼續進化並設定為永久模式。若第二天能保持在輕鬆狀態,腦部會繼續往更適合念書的方向調整,並將腦部受損的部位完全修復,如此一來念書的能力便會跳躍式的增強。根據幾個試用的人的經驗,第二、三天後感覺到好像脫胎換骨般。若我們能夠用上十次以上(適合在寒暑假應用),保證自己像奇蹟似的成為神童,智商大幅度提升。由於頭腦的運作功能永久性的提升,更能適應外在的環境壓力,因此EQ也會明顯的提升。

注意到除非你的神經很遲緩,不然不可讓「不知在念什麼的狀態」超出一小時以上(神經遲緩的人也不宜再多念十分鐘,平常很敏感的人則一定要減一、二十分鐘)。不馬上去睡覺的話,則剛剛的進化效果會被解讀為暫時狀態而被取消,回到原來的狀態,不但使辛苦受罪變成白忙一場,甚至會因為緊急保護系統的啟用而有一些像通宵打電動玩具的後遺症。第二天若未能保持輕鬆狀態的話,進一步調整的幅度也會受限,以致效果被打了折扣。若不知在念什麼的狀態超出一小時以上,接下來的睡眠不只睡不著不說,反而有變成歇斯底理的負面作用也說不定。另外是不可連續用此法,一定要隔兩三天才重新做一次,否則也會有變成憂鬱症的危險。特別一提的是,已經知道有憂鬱症或類似腦部神經不適的人,絕對不可使用此一方法。

7.另一則成為快樂天才讀書人的祕笈:

當年筆者在念新竹高中時是住校生,一年級時,有一位留級的學長和我同寢室,他常常向我提起一位學長像神一般,當時(高三)就在念大學三年級的物理課,而且好像已經背好大半本梁實秋編的英漢詞典中的英文單字。在這位超級學長的大學聯考成績公佈時,我特地去找他的名字,果然以500分的高分(當年的理科狀元好像只高他一、二十分而已)考上他的第一志願台大物理系。這一位學長的事蹟,讓我神往不已——「原來念書是自己的事」,在這以前,我這個鄉下土包子,一直都以為書是要老師教過之後才可以念,自己念,怎麼可能會念得懂。在接下來的高一暑假期間,便將哥哥的化學課本(當時是高二才教)拿來讀,可惜因為生性貪玩,念得不多,再加上高二和另一位也是留級的學長同寢室,學會了看武俠小說,因此高二的成績,真是無顏見家鄉父老。到高二暑假痛定思過,努力看哥哥的大學物理中文本,真奇怪,竟然可以看得懂,就這樣一個暑假將力學部份看完,還作了許多的習題。由於這一科能在課堂上意氣風發,高三那一年的其他科目,也都變成有信心起來。雖然高三還在看武俠小說,且大學聯考時失常,但仍然考上不錯的學校和科系。

等到自己有了小孩之後,就決定將自己知道的這一種絕招在他身上試一試。由於當時的小學課程相對合理,加上已經有教學錄影帶問世,於是不惜血本買下全套。在小兒剛進小學一年級時(太早開始是揠苗助長),就要求他要看這一些錄影帶。由於他還蠻乖的,在合理的利誘之下,很快的在一兩個月內,半哄半玩、不專心的看完一到三年級的所有錄影帶。哇!真不得了,這位小朋友,在考試期間變成是最輕鬆的。在那時老師不派作業,只要他們複習功課以應付考試,由於沒有功課可寫,他可以高興的玩。就這樣一路到了國中一年級,他一直都歡歡喜喜的看了高他至少兩年到三年的錄影帶,也快快樂樂的過了沒有壓力的童年。可是他一直很納悶為何自己總是第二、三名,無法得到第一名?到了國中二年級,他發現念第一名的人上課時和回家後都很用功,而他則是好像作完功課就沒事了,或許他覺得是錄影帶使得他無法得到最令他欽羨的第一名,於是拒絕再看它們。但隨後他的競爭心一起,努力念當時老師正在教的部份,所以到高三畢業之前,一直領先班上第二名一大截。不過當時因為沒有自行領先念書的習慣,就不再像從前那般快樂了。

在小兒身上的實驗,個人證明了許多事實:(1)課本的編排方式,是每一課只有一點點的新內容,因此某一門課一學期的課文內容,可以在幾小時內就講完新的部分;(2)每一課都在重覆的複習及應用以前的課文內容,只要經常預先看新課,即使看不懂,其中屬於舊課程的部分,就因不斷的被複習而搞懂了;(3)只要能領先老師教的課文兩年以上(但不必很專心的念濃縮課程(不須作習題)),在上課時又能當作複習的專心聽講(此點我曾經再三和小兒溝通過),則上課時根本就是像去玩耍似的毫無壓力;(4)要考高分得班上第一名,一定要自行多作習題;(5)小時候領先念一些難的課文,可使小孩子的智商提早大幅度提升,一旦他要努力念時,可以發揮強大的實力,領先群倫。(6)被動式的看錄影帶(或由家教老師、補習班老師教),效果遠不如自己念的好,但可以迅速達到領先兩三年的目標。

我小時候在鄉下長大,根本不知道如何念書,也不知道本來就應該自己念書,才能在任何場合都能將所學的發揮出來,讓自己有自信心去面對它、處理它。相信絕大多數的學子都和我小時候一樣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自己先天上具有無師自通的基因。各種正統宗教的許多聖賢在教導弟子時,再三強調,學來的知識,是很難在緊急時用上去的,要有深刻體驗後,才能在必要時發揮作用。我們不經老師教導而自行去學習,雖然辛苦,但學過的部份很容易深入的了解它,多少和自身的體驗有幾分相應。因此有機會將之變成我們的世間智慧而非只是知識而已。從現代的語言來講,自行將全新的課程看懂,會明顯的提升自己的能力、IQ和EQ。

對看到本段的讀者來說,可能會洩氣的說,我每天上課、考試、補習,那有時間自己念呢?別洩氣,請父母幫忙,打聽那一個補習班有提前教學的課程,或者請家教做特訓。由別人幫忙安排課程,可以逐漸達到領先的目的。若有決心的話,可以參考下面的重要觀念,先犧牲一點點目前的考試成績,找時間往前念。

a)若我現在是高中生,不論成績再差,拿弟弟妹妹的國中一年級課本來問我,只要給我時間瞄一、兩眼的話,哪有不會的(我是國中生的話,國小的課程也絕難不倒我)?換句話說,若能有機會大幅度超前學習,那我在班上一定像神童中的神童,這是多麼美好的願景啊!

b)若等老師教過才讀,那麼回家時,一定會有懶得讀、沒時間讀、身體不舒服無法讀、因故不能讀等等的因素干擾我們,因此一定無法時時維持跟上老師的進度。若不管老師教過了沒有,一有時間自己就往前讀,則一定會逐漸超前。念書的壓力就會逐漸的縮小。

c)自己往前讀不一定要完全弄懂,反正一直往前看是相當於不斷的複習已經看過的部份,其中包括老師正在教的部份。只要上課時專心而輕鬆的聽講作筆記(當作複習),則現有的成績會逐漸改善。

d)雖然自行往前讀去,頭腦容易陷入難題的狀態,但因頭腦是愈使用它、激勵它、虐待它,它愈會進化的神奇器官(有一種高級速讀法強調一定要由後往前地倒過來看書,不斷的虐待頭腦,才能有效的強化它),故這也是一種大幅度提升智商的方法。若我們能變更聰明的話,那有什麼功課好擔心的呢?因此何不現在就來直接念高我兩、三個年級以上的課本呢?反正只高我幾個年級而已,課本中一定有許多地方是我會的,而不會的地方就當作強力鍛鍊頭腦好了,更何況以後繼續往前讀的話,這裏自然會懂了。(否則我們如何從嬰兒時期的無知,蛻變成如今的知多識廣的呢?)

當我初到成大航空系(現改名為航空太空系)教書時,有一位天才學生名字叫「大愚」,他父親是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在他小學時,就教他如何自行念大學的微積分。由於他極小時,就大幅度超前的念他所不懂的書,智力比同班的同學高了好幾個等級,當時表現極為突出,現在是美國的名教授。我們不一定現在是天才,但這裏有三種方法教我們如何變成天才,何不現在就試試看呢?﹙註:小兒透露他們班上有位同學當家教,教小學六年級生,被要求直接教大一微積分。奇特的是,他也教過一位高中生,其家長也要求他教微積分,最後竟然是那位小六生學得比較好。可見學自己不懂的東西,不一定要愈靠近自己的程度愈好。同學們,這位小六生能,我何嘗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