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短時間內劇烈地提升智商的祕笈:
生物在面臨極度嚴酷的環境之下,若能存活下來,其下一代通常會引用突變基因,或者利用顯性及隱性因子選取最能適應環境的基因。人類除了基因演化之外,另有一項與一般生物截然不同的利器——頭腦。頭腦可以有無限成長的可能,在緊急時,常能急中生智,或者發揮不可思議的力量。前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經驗,後者則偶爾可以在報紙或電視中看到某地發生火災,英勇的人突發神力般衝入酷熱的火場去救家人。本文要提出的方法和這一類的奇蹟相似,同時也在數個人身上得到驗證。
我們身體的自我保護系統通常在外在環境改變時發生作用,以調整自己的功能達到存活的目的。其中的緊急自我保護系統則在環境變得不適生存時啟動,以逃避當時的狀況。常見到電視報導,某些人看到家人出狀況,傷心至極當場昏倒就是一種例子。有一種神奇的催眠術,在引導被催眠的人放鬆的時候,突然施與超出其精神力能夠支撐的壓力,使其自我保護系統立刻啟動而陷入昏迷狀態,以拒絕此接收超出可以忍受的狀態,當他再度醒來時,身心會變得相當舒暢。這有一點類似電腦的系統有狀況時,將它關機重開,一切重新再來,電腦會比較順暢。重新啟動身心系統後有點類似回到嬰兒狀態,當然非常舒暢。其主要關鍵在於突然將先前的狀態轉換成昏迷,一般昏倒的人醒過來之後感覺身心受創,是因為本來就在已經受傷的緊張狀態,不過此種突然昏倒仍有神奇的治療功能。
本文所要介紹的方法是找一個第二天可以休息的晚上,晚餐後開始用放輕鬆的方法念書,念個三、四小時後逐漸會進入身心疲憊的狀態。平常念書念到累時,我們會休息一會兒或去睡覺,但這時要強迫自己仍然繼續念下去(註一:但要確定不論如何放鬆也無法念懂書本才有用。註二:若發現不論怎麼試也只是感覺很累而已,無法讓自己進入看不懂課文的混亂狀態,可拿一本與自己程度差很多的課本來讀,例如高三的同學可以拿大二或大三的量子力學、物理數學、複變函數等來虐待頭腦)。在剛開始時,我們的自我保護系統會啟動,使我們不知在念什麼,因為平常進入此一狀態時我們就會去休息。但一定要堅持下去,過了半小時後(有些人比較短),頭腦發現使用「自我保護系統」對這種陷入不知念什麼的狀態,好像無效。它便再啟動「緊急自我調適保護系統」,急速調整腦筋的數據通路、徵調作其它用途的電腦、並大量啟動尚未被啟動的腦中電腦。由於身心在疲憊狀態,一時間連這種緊急系統也無法發生作用而使書能夠念好。因此當我們繼續再堅持念半小時的話,頭腦會一直急速進化以調整成更適合念書。然後趕快去睡滿六小時,不要去洗澡、看電視、聊天、吃東西、打手機、上網、打電動等。由於頭腦的急速進化弄得頭腦有點亂,若能很快的睡著,頭腦會解讀為在逃避狀態(緊急狀態未解除,有類似昏倒的作用)。故自我調適保護系統可以繼續運作,除了修補受損的部位之外,並將這一小時左右(算是相當久)的經驗當作可能會再度發生,讓頭腦繼續進化並設定為永久模式。若第二天能保持在輕鬆狀態,腦部會繼續往更適合念書的方向調整,並將腦部受損的部位完全修復,如此一來念書的能力便會跳躍式的增強。根據幾個試用的人的經驗,第二、三天後感覺到好像脫胎換骨般。若我們能夠用上十次以上(適合在寒暑假應用),保證自己像奇蹟似的成為神童,智商大幅度提升。由於頭腦的運作功能永久性的提升,更能適應外在的環境壓力,因此EQ也會明顯的提升。
注意到除非你的神經很遲緩,不然不可讓「不知在念什麼的狀態」超出一小時以上(神經遲緩的人也不宜再多念十分鐘,平常很敏感的人則一定要減一、二十分鐘)。不馬上去睡覺的話,則剛剛的進化效果會被解讀為暫時狀態而被取消,回到原來的狀態,不但使辛苦受罪變成白忙一場,甚至會因為緊急保護系統的啟用而有一些像通宵打電動玩具的後遺症。第二天若未能保持輕鬆狀態的話,進一步調整的幅度也會受限,以致效果被打了折扣。若不知在念什麼的狀態超出一小時以上,接下來的睡眠不只睡不著不說,反而有變成歇斯底理的負面作用也說不定。另外是不可連續用此法,一定要隔兩三天才重新做一次,否則也會有變成憂鬱症的危險。特別一提的是,已經知道有憂鬱症或類似腦部神經不適的人,絕對不可使用此一方法。
7.另一則成為快樂天才讀書人的祕笈:
當年筆者在念新竹高中時是住校生,一年級時,有一位留級的學長和我同寢室,他常常向我提起一位學長像神一般,當時(高三)就在念大學三年級的物理課,而且好像已經背好大半本梁實秋編的英漢詞典中的英文單字。在這位超級學長的大學聯考成績公佈時,我特地去找他的名字,果然以500分的高分(當年的理科狀元好像只高他一、二十分而已)考上他的第一志願台大物理系。這一位學長的事蹟,讓我神往不已——「原來念書是自己的事」,在這以前,我這個鄉下土包子,一直都以為書是要老師教過之後才可以念,自己念,怎麼可能會念得懂。在接下來的高一暑假期間,便將哥哥的化學課本(當時是高二才教)拿來讀,可惜因為生性貪玩,念得不多,再加上高二和另一位也是留級的學長同寢室,學會了看武俠小說,因此高二的成績,真是無顏見家鄉父老。到高二暑假痛定思過,努力看哥哥的大學物理中文本,真奇怪,竟然可以看得懂,就這樣一個暑假將力學部份看完,還作了許多的習題。由於這一科能在課堂上意氣風發,高三那一年的其他科目,也都變成有信心起來。雖然高三還在看武俠小說,且大學聯考時失常,但仍然考上不錯的學校和科系。
等到自己有了小孩之後,就決定將自己知道的這一種絕招在他身上試一試。由於當時的小學課程相對合理,加上已經有教學錄影帶問世,於是不惜血本買下全套。在小兒剛進小學一年級時(太早開始是揠苗助長),就要求他要看這一些錄影帶。由於他還蠻乖的,在合理的利誘之下,很快的在一兩個月內,半哄半玩、不專心的看完一到三年級的所有錄影帶。哇!真不得了,這位小朋友,在考試期間變成是最輕鬆的。在那時老師不派作業,只要他們複習功課以應付考試,由於沒有功課可寫,他可以高興的玩。就這樣一路到了國中一年級,他一直都歡歡喜喜的看了高他至少兩年到三年的錄影帶,也快快樂樂的過了沒有壓力的童年。可是他一直很納悶為何自己總是第二、三名,無法得到第一名?到了國中二年級,他發現念第一名的人上課時和回家後都很用功,而他則是好像作完功課就沒事了,或許他覺得是錄影帶使得他無法得到最令他欽羨的第一名,於是拒絕再看它們。但隨後他的競爭心一起,努力念當時老師正在教的部份,所以到高三畢業之前,一直領先班上第二名一大截。不過當時因為沒有自行領先念書的習慣,就不再像從前那般快樂了。
在小兒身上的實驗,個人證明了許多事實:(1)課本的編排方式,是每一課只有一點點的新內容,因此某一門課一學期的課文內容,可以在幾小時內就講完新的部分;(2)每一課都在重覆的複習及應用以前的課文內容,只要經常預先看新課,即使看不懂,其中屬於舊課程的部分,就因不斷的被複習而搞懂了;(3)只要能領先老師教的課文兩年以上(但不必很專心的念濃縮課程(不須作習題)),在上課時又能當作複習的專心聽講(此點我曾經再三和小兒溝通過),則上課時根本就是像去玩耍似的毫無壓力;(4)要考高分得班上第一名,一定要自行多作習題;(5)小時候領先念一些難的課文,可使小孩子的智商提早大幅度提升,一旦他要努力念時,可以發揮強大的實力,領先群倫。(6)被動式的看錄影帶(或由家教老師、補習班老師教),效果遠不如自己念的好,但可以迅速達到領先兩三年的目標。
我小時候在鄉下長大,根本不知道如何念書,也不知道本來就應該自己念書,才能在任何場合都能將所學的發揮出來,讓自己有自信心去面對它、處理它。相信絕大多數的學子都和我小時候一樣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自己先天上具有無師自通的基因。各種正統宗教的許多聖賢在教導弟子時,再三強調,學來的知識,是很難在緊急時用上去的,要有深刻體驗後,才能在必要時發揮作用。我們不經老師教導而自行去學習,雖然辛苦,但學過的部份很容易深入的了解它,多少和自身的體驗有幾分相應。因此有機會將之變成我們的世間智慧而非只是知識而已。從現代的語言來講,自行將全新的課程看懂,會明顯的提升自己的能力、IQ和EQ。
對看到本段的讀者來說,可能會洩氣的說,我每天上課、考試、補習,那有時間自己念呢?別洩氣,請父母幫忙,打聽那一個補習班有提前教學的課程,或者請家教做特訓。由別人幫忙安排課程,可以逐漸達到領先的目的。若有決心的話,可以參考下面的重要觀念,先犧牲一點點目前的考試成績,找時間往前念。
(a)若我現在是高中生,不論成績再差,拿弟弟妹妹的國中一年級課本來問我,只要給我時間瞄一、兩眼的話,哪有不會的(我是國中生的話,國小的課程也絕難不倒我)?換句話說,若能有機會大幅度超前學習,那我在班上一定像神童中的神童,這是多麼美好的願景啊!
(b)若等老師教過才讀,那麼回家時,一定會有懶得讀、沒時間讀、身體不舒服無法讀、因故不能讀等等的因素干擾我們,因此一定無法時時維持跟上老師的進度。若不管老師教過了沒有,一有時間自己就往前讀,則一定會逐漸超前。念書的壓力就會逐漸的縮小。
(c)自己往前讀不一定要完全弄懂,反正一直往前看是相當於不斷的複習已經看過的部份,其中包括老師正在教的部份。只要上課時專心而輕鬆的聽講作筆記(當作複習),則現有的成績會逐漸改善。
(d)雖然自行往前讀去,頭腦容易陷入難題的狀態,但因頭腦是愈使用它、激勵它、虐待它,它愈會進化的神奇器官(有一種高級速讀法強調一定要由後往前地倒過來看書,不斷的虐待頭腦,才能有效的強化它),故這也是一種大幅度提升智商的方法。若我們能變更聰明的話,那有什麼功課好擔心的呢?因此何不現在就來直接念高我兩、三個年級以上的課本呢?反正只高我幾個年級而已,課本中一定有許多地方是我會的,而不會的地方就當作強力鍛鍊頭腦好了,更何況以後繼續往前讀的話,這裏自然會懂了。(否則我們如何從嬰兒時期的無知,蛻變成如今的知多識廣的呢?)
當我初到成大航空系(現改名為航空太空系)教書時,有一位天才學生名字叫「大愚」,他父親是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在他小學時,就教他如何自行念大學的微積分。由於他極小時,就大幅度超前的念他所不懂的書,智力比同班的同學高了好幾個等級,當時表現極為突出,現在是美國的名教授。我們不一定現在是天才,但這裏有三種方法教我們如何變成天才,何不現在就試試看呢?﹙註:小兒透露他們班上有位同學當家教,教小學六年級生,被要求直接教大一微積分。奇特的是,他也教過一位高中生,其家長也要求他教微積分,最後竟然是那位小六生學得比較好。可見學自己不懂的東西,不一定要愈靠近自己的程度愈好。同學們,這位小六生能,我何嘗不能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